中天十建: 探索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气密性施工的“中天方案”-下载凯发k8

news
动态信息
中天十建: 探索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气密性施工的“中天方案”

2023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的大地上,一片建筑面积16.5万㎡、由11栋楼组成的标志性高层住宅项目成功交付,填补了国内严寒地区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实践应用的空白,它就是由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包施工完成的中海河山大观项目,它的出现牵动了万千业主的期盼,也燃起了建造方式革新的熊熊烈火,在真心缔造美好家园的使命中交付了寄托、贡献了经验。


1.png


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第七十五届大会上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年来,随着转型升级深入,中天控股集团持续实施建筑绿色化、数字化、工业化战略,相继打造了如高碑店列车新城、中天·宸锦学府、中天钱塘银座、中海河山大观等绿色低碳项目,以自身对超低能耗技术的不懈探索、丰富,努力创造集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新型建筑业态,赢得了各界的肯定与认可。

气密性施工技术为何成为一项积极的探索?

作为注重能效的绿色建筑,超低能耗的核心功能是能够减少房屋能量的损失和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从而在实现节能效果的同时,打造舒适的体感。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最显著的五个特点中,有四项特点与材料或结构相关,分别是外墙保温、无热桥、被动式门窗和新风系统,而只有气密性特点是与施工技术关联最高的,也是最为考验施工单位专业能力与施工质量的。

phi和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中都对建筑物整体的气密性进行了规定,并有针对气密性的专项检测和验收要求,如若气密性检查不达标后期修补会非常困难。在实际施工中,围护结构随意开孔、施工尺寸测量偏差、二次施工或打孔不精准等问题都属于极易出现的人为质量问题,通过传统工艺补救后,通常无法满足气密性要求。可以看到,人为因素是气密性保障的最大障碍,而没有气密性保障,就没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对此,中天人给出了自己的攻坚路径:


深化设计,策划先行


2.png


在课题研究的伊始,中天人首先选择了实体研究的方式,在项目厂区内按1:1的比例建造了一个同等户型的实验用样板房,这种研究方式在之前很少被采用,拥有了线下研究实体,深化设计便有了立体感和全方位的操作平台。

项目技术团队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建筑物气密性的各项因素,而后对样板房进行了夜以继日的气密性观察,每一次的数据都被精心记录,被拿来细细分析比对。在一次次研讨中,项目技术团队逐步完成对拟建楼栋外墙模板、爬架、水电等预留预埋孔洞的深化设计,同时编制出隔汽膜透气膜施工技术、中置窗施工技术、冷热桥控制技术及气密性检测等方案,从而初步建立起建筑气密性知识技术体系。

在一次气密性检测实验中,检测人员要从风机口的位置进出房间,并穿过直径为56cm的鼓风门洞口,在这样的狭窄空间里,不仅行动受阻、呼吸困难,还免不了要“吃土”“迷眼”,但是为了提高正压和负压检测时的准确性,这样的工作只能选定一位240斤的“勇士”完成的。同事们开玩笑地说“你要抓紧减肥了,要不然把我们的风机洞口都撑大了”,“勇士”穿过洞口抹了一把灰,说道:“哼!你懂啥,只有我这独一份的围度,才能做到密不透风!”

在检测那段时间里,每一个同事都付出了耐心和热血,为了减少实验室中人员进出对气密性检测的影响,所有检测人员都选择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在密闭房间里坚守,很多人半天下来就会头晕恶心,但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过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中海河山大观143㎡实体样板房于2020年5月12日安装新风一体机并调试完成,5月27日18:00正式开始运行,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随后又在2020年6~7月(需制冷)、2020年9~10月以及2020年12-2021年1月(极寒)三个月内,完成了极值条件下的数据监测。在持续大半年的坚守中,每个人都从“小白”变成了“能手”,他们总结的大量检测和封堵经验,为课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集体攻坚,日思夜想


3.jpg


在实验过程中,项目团队发现,无热桥施工体系和方案的选用对超低能耗的气密性保障影响巨大。在几十个关键部位中,如果没有良好、稳固的热桥处理,房屋在大气面前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陋室”,既无法实现保温隔热性能,也会让灰尘附着在由于温差所导致的水蒸气上,影响室内环境卫生,彻底粉碎绿色、清洁的目标。

为了保证每个环节隔热、断桥的最佳状态,中天课题组成员对门窗洞口、连廊、设备平台(新风空调室外机)、钢结构(出屋面楼梯、雨棚、屋面造型、洋房坡屋面(钢梁)、设备平台栏杆、连廊栏杆)、高出屋面女儿墙、烟风道、透气管等几十个关键部位实施了不同条件下的检测,在日思夜想、绞尽脑汁中不断给出下载凯发k8的解决方案。

2020年4月清明聚餐时,课题组成员看到了砂锅底部的隔热木托盘,突发奇想,开始热烈讨论外墙的钢部件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进行隔热,并汇报给了区域技术设计中心。区域总工当下认同大家的想法,并鼓励大家“去市场上找这种材料,第一要强度高,第二能做膨胀螺栓固定使用,第三要导热系数大。大家一起去找!一定有这种材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团队在市场上找到了一种刚性聚氨酯隔热垫,解决了将导热系数较大的金属连接件与建筑进行有效分隔的办法,在现场热成像检测下,这种材料的隔热性能非常良好,且适用于项目。

大到怎么封闭洞口、提升保温效果,小到一个螺丝钉怎么实现断桥,种种疑问和难题,都在这种众志成城、千方百计的集体奋斗状态下,逐一得到解决,并实现了监测数据的顺利达标。


精细管理,精进检测


4.jpg


每一个成品的背后,必然有检测的千锤万击。

检测不仅需要超出常规的努力,也需要数字化的智慧。为排除因孔洞封堵问题导致的不利因素,课题组制定了详细的关于检测前的封堵内容与措施,并通过bim模型的搭建,对主体结构与建筑进行图纸审查,实现门洞过梁及二次结构一次优化,规避了二次抹灰或封堵出现的冷缝或缝隙,增强主体围护结构的气密性能。

在一次检测数据分析会上,课题组人员发现当前的检测数值频繁出现问题,大家逐一对照各个施工环节,依次排除了人为、材料、气候环境以及新风一体机等诱导因素,意识到问题大概率出现在工艺上。随即,课题组马上组织展开bim模型测试,最终发现当下的施工做法中,爬架的穿墙螺杆会严重影响结构气密性,即在问题数据的诱因中,孔洞封堵不到位很可能占了95%以上。找到问题根结,项目攻坚研发出用于超低能耗外墙孔洞一体化的预埋装置和穿外墙的多功能一体化装置,最终在正压、负压及加压等3种气密性测试中都实现了数据达标,相关研发也被认证为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检测和施工中,中天人也积极开展技术策划、bim及深化设计,实施模块化、标准化建造施工,对标学习其他超低能耗项目施工经验,并积极引进有超低能耗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在技术、人才、文化的共同加持下,形成了避免因工艺错误或操作失误导致气密性返工的成型实践经验,提交了一份降本增效的高分答卷。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中海河山大观项目已获得自治区省级工法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接待政府、业主、同行的观摩、调研80多余次,并首受邀参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以中海河山大观项目为缩影,中天人一直都在传递着自己致力于行业进步、转型的矢志追求。

低碳、科技、健康的建筑,就是国家和人民推崇的好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气密性控制措施的施工技术突破,能有效延缓建筑的衰败速度,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幸福感,它是契合未来人们品质生活需要的,也是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前景的。

探索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中天人,一直在路上!



法律声明
隐私政策
网站地图